「買菜,來買菜」一台不起眼的菜車,停在社區的巷子街口叫賣著,習慣等一會,待婆婆媽媽們慢慢走出來,詢問說今天有什麼菜?待老闆開始熱情推薦,後閒話家常,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緊接著老闆立馬跳上車,前往下一站,彷彿剛剛什麼事情都沒發生,甚至聽著他們的對話,會有種錯覺是,他們彼此是很熟的鄰居,屢試不爽。
//
有時候,下站的距離往往車程不到一分鐘,就在不遠處。但細心的話,會發現菜車特別停在某戶人家門口,車內、門內隔著兩扇門對話,接著老闆就跳下車開始準備,並且把菜提進家裡,接著門口會走出一位阿婆,目送著菜車離開,我想總是會有不良於行的長輩,確實依賴著樣的菜車服務。
//
然而,菜車一早五點就要進市場批菜,九點開始跑菜車,老闆說到長輩們買菜都很精明,你只要價格超過固定的行情,他們就不會跟你買菜。換而言之,菜車的收入是薄利多銷,何況社區內多少還有在地的小雜貨店,就更需要勤能補拙。
//
菜車上有生鮮蔬果、生肉熟肉、豆腐愛玉仙草、糖果餅乾紅龜粿、乾貨醬料到藥品應有盡有,相較其他的菜車,盧老闆的菜車更有自家養鹿的產品,從鹿茸、鹿茸沖泡粉到鹿茸酒都有,這是他和其他菜車最大的區別,他說早上賣菜,下午就要回到國姓養鹿。如果有賣不完的菜,因為生鮮的關係,放不久,就會切一切餵鹿仔。
//
老闆表示現在會來買菜的人很少,多半是年長的女性居多,尤其現在埔里這邊有全聯超市和家樂福,願意出來買菜的年輕人就更少了。
//
在我看來,盧老闆的菜車相較雜貨店、超市,最大的差別當然不僅僅有自己的產品,而是長年開著菜車,所累積的人情味,他知道有哪些人,他需要將菜車開去他們家口,他才會比較方便;阿婆出門買菜,隨手抓了兩張一百,結果一買就買超過金額,老闆笑著說「先欠著」下次再給他,就又跳上車前往下一站;也會暗自記下婆婆媽媽們想要買的商品,如果有缺下次就會補上。
//
途中,盧老闆接起電話,接著說:「等會就到」我才知道,阿婆們也有老闆的電話,老闆笑著說:「有時候會打來確認小孩出來買菜回去沒,如果沒有,就在請老闆幫忙交代要多買什麼;當然也有打電話來交代需要什麼,隔天送去這樣。」
//
菜車,可以看成是間移動的雜貨店,長輩們當然會計較價錢,但更多時候,是老闆和顧客在長年互動的習慣中,有一種熟悉和親切的感覺,不只是消費,也有人情世故的相互支持,總是在固定的時間點出現在你家社區的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