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無盡,藏鄉思- 埔里水稻

<埔里水稻的故事>

台灣水稻的歷史隨漢人的移民開墾,在台灣落地生根,扮演著穩定人民生活的糧食作物。然這個依水而生的作物,是如何進入到原本是屬於番界的埔里,開始落地生根的呢?

早期埔里為兩個原住民社所居住,分別是埔社和眉社,在1820年時因為漢人的入侵開墾,造成這兩個社的人口銳減,而後清朝嚴格限制漢人進入埔里開墾,而兩社透過日月潭邵族的幫忙,向西部平原招親,來延續埔里的血脈。此時期的西部平原有一波平埔族群大遷移,向東移往埔里定居,也造就埔里族群多樣性的契機,水稻和水圳就是在此時,隨著平埔族一起進入到埔里。埔里最早的水圳叫做珠仔山圳,是道光年間開鑿,從山壁鑿口引流南烘溪的水源,現今仍持續灌溉,因為水圳的修築,也間接開啟埔里農業的歷史,改變原有採集、狩獵的生活習慣,逐漸變為農耕的生活型態。

由於南投地區多是山區,主要是果樹山產等作物,很少有開闊的平地可以引流水源灌溉種植水稻,因此埔里鎮的水稻產量在南投縣的開發歷史中都是榜上有名,僅次於草屯鎮和南投市,從清朝到日治時期,從原生地秈稻品種到蓬萊米和甘蔗的水旱輪作,此時的埔里樣貌是水稻和甘蔗交織的田園景觀。

<鼓勵,傳承故鄉風景的味道>

但是現今,你在埔里幾乎看不到水稻的身影,只有茭白筍在水田中隨風搖曳,那水稻究竟去哪了?原來隨著台灣經濟起飛,人們的飲食習慣改變,許多農民選擇放棄水稻,並轉作具高經濟價值的茭白筍,但這不過是近三十年的事情,卻在這三十年當中許多樣貌都一點一滴改變。長輩的家中牆上掛牛犁、割耙,卻不見牛的身影,夕陽的餘光從窗戶透進來,米蘿、秧船、打穀機靜靜躺在倉庫的角落,然而長輩對於早期的農村記憶仍是鮮明,每當談起過往的農業生活,總是水稻和甘蔗的地景構築而成,放學回家必定要去田裡工作,彎腰跪著挲草、拔蔗葉捲成一綑生火、曬穀的時候腳會很癢、牧牛的趣事等等。

如今水稻已經不同以往,但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記憶卻仍然刻劃在身體中,並藏在每個農村生活的角落。因此,每當有長輩聽到有年輕人,在埔里嘗試用不灑農藥的方式種稻時,又召喚起遙遠過往辛苦的經驗,一來是覺得時代不同了,為什麼還要種水稻,但它又是那麼熟悉的作物,又忍不住的想要多說一點。有一群年輕人在埔里組成「榖笠合作社」,透過早期村「放伴」的方式,連結農民、消費者和青年之間的三方互助合作,讓埔里的農人可以照顧這片土地,而居民也可吃到埔里生產的稻米,穀笠合作社的年輕人也試著用身體,傳承這些農村早期的記憶和地方知識,並再傳給埔里下一代的孩子們,讓水稻的技藝可以代代相傳,埔里的環更加永續,當然這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在埔里,水稻跟著水圳一起到來,是養活幾代人的象徵,如今水稻遠離,交棒給後起之秀的茭白筍,仍透過水田,在這塊豐饒的土地上繼續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水稻走入歷史,但我們仍可看見它靜靜的,佇立在每個老農的屋中,隨著對話發出沙沙的聲響。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