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資料庫-聚落篇

埔里地方知識-產業篇

a.籃城里

1.林仔城

位處埔里盆地的核心位置,係巴布薩族的開墾聚落,早期庄頭外圍植「刺竹」抵禦外敵,因而稱作「林仔城」,戰後取其諧音命名為「籃城里」;1875年「開山撫番」政策施行,大量漢人移民湧入,逐步改變林仔城境內的人口結構,沖淡了巴布薩族的文化色彩,僅存特殊姓氏可辨識該族群的後裔身分,譬如茆姓、黎姓與乃姓等。為發展稻作農業所需的灌溉用水,早期先民開發「東螺圳」引以眉溪水源,屢屢發生與上游庄頭「搶水」的恩怨情結,促使在地流行「武館」拳術的團練風氣,成就今日社區引以為傲的武術傳統。

b.房里里

房里里,地名出自於道卡斯族原鄉「房里社(苗栗苑裡)」,位於南港溪、眉溪二大溪流交匯處,豐沛地「湧泉」資源、造就全鎮最高產量的茭白筍奇蹟!當地居民多為道卡斯族與漢人混居而生的後裔,按照傳統脈絡分為五個「獨立意識」強烈的庄頭,生活上各自行事的結果,使該里遲遲無法產生「整體性」的疆域認同、進而導致90年代末成立的「房里社區」淪為空殼單位,迄今持續停擺相關營運工作;另外,由於房里里當地「打井取水」上極為便利,自來水公司牽引水管的比率甚低,其「天然井水」普遍樣態堪稱現代奇景。

1.紅瓦厝

1.紅瓦厝房里里,地名出自於道卡斯族原鄉「房里社(苗栗苑裡)」,位於南港溪、眉溪二大溪流交匯處,豐沛地「湧泉」資源、造就全鎮最高產量的茭白筍奇蹟!當地居民多為道卡斯族與漢人混居而生的後裔,按照傳統脈絡分為五個「獨立意識」強烈的庄頭,生活上各自行事的結果,使該里遲遲無法產生「整體性」的疆域認同、進而導致90年代末成立的「房里社區」淪為空殼單位,迄今持續停擺相關營運工作;另外,由於房里里當地「打井取水」上極為便利,自來水公司牽引水管的比率甚低,其「天然井水」普遍樣態堪稱現代奇景。

2.雙寮

今屬「房里里」行政區6-8鄰範圍;地名出自台中大甲「雙寮社」,為19世紀初道卡斯族移墾埔里所帶來的紀念社名;也是今日房里里境內人口最多的聚落。相傳過去曾為道卡斯族「豐年祭」聯合祭儀的聚集地,計有雙寮、日南、八股乃至日北等社共同參與。

3.日南

今屬「房里里」行政區4-5鄰範圍;地名出自台中大甲「日南社」,為19世紀初道卡斯族移墾埔里所帶來的紀念社名。境內「日南天后宮」為埔里知名的媽祖信仰廟宇,媽祖神尊迎自大甲原鄉。

4.八股

今屬「房里里」行政區9-10鄰範圍;由道卡斯族房里社人組成的聚落,東緣緊鄰雙寮、日南等聚落,人口匯聚密集,往西面皆為茭白筍田園,末尾端夾處於南港溪、眉溪的溪流交匯,整體地形呈現一「三角形」般的趣味形狀。

5.公田溝

今屬「房里里」行政區3鄰、6鄰之間,並大致以雙吉路邊的大排溝做為其與「雙寮」的交界,早期為道卡斯族與巴宰族共有的獵魚場,因而稱做「公田」;「溝」則傳說衍生自日本人稱呼「河川」的發音かわ╱Kawa,被當地人轉音為台語「溝仔kau-á」,久而稱之「公田溝」,當地算是南投縣最大的濕地。公田溝境內分別有「水水春耘民宿」與「公田溝休閒廣場.活魚餐廳」等著名店家。

c.鐵山里-阿里史

今屬「鐵山里」行政區全域;早期為巴宰族四大社群之一的「阿里史社」所有地域,但實際上也混居有道卡斯族,19世紀末漢人湧入影響人口結構。該處台地地勢如同「鐵砧」般突起,先後稱作「鐵砧山」、「鐵尖山」,最終成為戰後「鐵山里」的命名。由於當地「佛道」信仰普及,不似隔壁「烏牛欄/愛蘭里」基督教強勢,在巴宰族認同方面始終不見起色。

d.桃米里挑米坑仔

今屬「鐵山里」行政區全域;早期為巴宰族四大社群之一的「阿里史社」所有地域,但實際上也混居有道卡斯族,19世紀末漢人湧入影響人口結構。該處台地地勢如同「鐵砧」般突起,先後稱作「鐵砧山」、「鐵尖山」,最終成為戰後「鐵山里」的命名。由於當地「佛道」信仰普及,不似隔壁「烏牛欄/愛蘭里」基督教強勢,在巴宰族認同方面始終不見起色。

e.向善里-水尾

埔里鎮向善里位於埔里盆地西北方,由於地處眉溪沖刷激流的末端,又為埔里居民暱稱之「水尾」;向善里整體由複雜多變地丘陵地形組成,居住人口集中於眉溪、水流東溪等溪流沖積谷地,一般認為分布有「水尾」、「觀音山」、「赤崁腳」與「坑內」等四大聚落。當地居民原以「客家人」為主,由於對外界的頻繁交流與通婚,向善里多數客籍後裔產生嚴重地「福佬化」傾向,台語成為日常的強勢語言。

1.水尾

位處19世紀初「西部平埔族群大遷徙」的北路要道,起先為道卡斯族的開墾之地,係埔里西北邊最早開發的聚落之一,日治時期以其名命稱「水尾庄」行政區,戰後設置向善里辦公室於此地。

2觀音山

今屬「向善里」行政區,相傳周邊連綿山地如「觀音」側臥般,遂連同聚落一併命名「觀音山」,為該里主要的人口聚集地。日治時期本為客家人為主的居住區,後續因人口結構變化導致現今居民多以台語對談為主,係「福佬客」的典型地。早期當地有望族「蕭家」興建大宅,後續該家族子孫散去而轉賣他人,現由客籍耆老劉香妹女士與兒孫在此定居。

3赤崁腳

今屬「向善里」行政區,最早為道卡斯族開墾之地。地形屬眉溪沖積下的依山台地,遍地氧化質紅土而稱之「赤崁」,遂依其地勢命稱「赤崁頂」。

4.坑內

今屬「向善里」行政區;位於水流東溪旁側的溪谷聚落,開墾先民依其地勢命名作「坑內」,為「向善里」少數尚通行客語的聚落,在地居民多數為移民自新竹的客籍後裔,內部採以「海陸腔」客語對談、對外亦可轉換台語作溝通。該聚落山間有一名為「瑪璘窟」的湖泊,湖水色澤奇特、且終年不曾乾涸,流傳有諸多奇聞異談。

f.牛相觸

聚落依傍於南港溪左岸沖積河谷,東南側丘陵與對岸的「烏牛欄」台地並成對峙之勢,因而命稱「牛相觸」,屬於「南村里」主要人口聚集區;當地先後有平埔族群(巴宰族、道卡斯族)、客家人與福佬人入內開墾,並設立了埔里境內最早的客家義民祠;1938年「裏南投道路(台14線道前身)」正式啟用,牛相觸從此成為台中市往來埔里的必經要道,1947年更於當地爆發民軍對抗國府軍的「烏牛欄戰役」,足可見其交通地利的重要地位。伴隨著埔里、日月潭等地觀光的大好發展,牛相觸公路沿線滿佈商家的盛況歷久不衰,係接引旅遊車潮的風光大道。

g.蜈蚣里-蜈蚣崙

相傳因聚落周邊山勢綿長如「蜈蚣」般,遂命名「蜈蚣崙」,戰後屬「蜈蚣里」,係埔里鎮境內面積最大的里區;蜈蚣崙在埔里發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起初由來自台中東勢的「噶哈巫族」來此開墾,為抗衡周圍山地住民的出草威脅,發展出奇特地「番太祖」信仰安穩民心,1885年當地設立了埔裏社輔墾局下「蜈蚣崙分局」,成為高山勢力前往平地交易、接受官府招撫的重要機關,進入日治時期再更名「蜈蚣崙出張所」,扮演官方接觸深山賽德克族、泰雅族的前哨隘所,後於 1900年當局針對霧社部族施以「生計大封鎖」而中止營運。除了深厚的噶哈巫族風情外,與仁愛鄉原住民族頻繁交流的歷史因緣,也是當地獨樹一格的文化記憶。

1.九芎林

位處蜈蚣里東邊的聚落,係日本時代由北部客家移民所開墾,相傳早期遍生「九芎樹」而以此命名;聚落以土地公信仰「興福宮」為核心,早期聚集有投入「墾腦」產業的客家移民,戰後經歷水稻轉植茭白筍的作物變換期,並利用位處「埔里—霧社」間必經要道的優勢,現今陸續發展有民宿、露營區等觀光產業。

h.一新里-殺牛坑

位於埔里盆地西北方的山凹聚落,相傳早期有泰雅族人偷取牛隻於當地宰殺,遂取名「殺牛坑(客語sad ngiu hang`,台語thâi gû khenn/刣牛坑)」,係一新里的主要聚落。在地人口以北部移民而來的客家人為主,通行「海陸腔」客語、對外亦可轉採台語作溝通;居民普遍優秀地「雙語」能力,顯見客家人面對主流福佬文化的「適應」現況。在地信仰大廟「參贊堂」,是埔里境內唯一採以「全客語」誦經儀式的特色宮廟,並兼作地方耆老平時聚會、談天的重要場所,見證社區居民的諸多生活趣味。

1. 田寮

位於一新里西邊的聚落、西側與向善里接壤,地形主要由樟湖坑溪、牛坑溪等溪流沖積谷地組成;19世紀後半葉,道卡斯族頭人張世昌率族眾進行武力拓墾、一般被認為是田寮的開發起始。來到1938年,為體恤孩童赴外地就學的通勤不便,由張世昌次子以時、三子以利等仕紳代表主動捐地,作為今日「水尾國小」前身的水尾公學校以此建成,是為當地一新、向善二里主要的就學場所。

2. 赤崁頂

位於赤崁台地上方,因而命稱「赤崁頂」,屬於一新里;早期當地多為居民用以砍伐竹子、種茶的處所,隨著後期「水尾國小」的建成,來自向善里的赤崁腳、水尾等學童,往往選擇爬坡越過赤崁頂以直達校園,可節省步行旅程數外、亦能享受山林奔走的趣味。1990年代「普台」宗教集團進駐,於赤崁頂一帶規劃「私立普台中學」的大型建設,現已成為赤崁台地上方最醒目的屋樓地景。

3. 燈心湖

位於一新里東邊的聚落、相傳早期為滿布「燈心草」的湖泊地帶,居民稱之「燈心湖」,後因1990年代「中台禪寺」大型建設進駐而抽乾湖水,環境劇變的衝擊下,已難以判讀過往地貌,僅存散居於宗教園區周邊的零星原居戶爾爾。

4 .水蛙窟

位於一新里東邊的聚落,主要為深紅土質的傾斜坡地,1970年中研院展開「濁大計畫」於此挖掘大量石器時代遺址,致使「水蛙窟」一詞與埔里境內代表遺跡畫上等號,迄今仍為學界重視的考古要地。1990年代「普台」宗教集團進駐,於當地設立「私立普台小學」而成為顯目地景。

i.大城里-大肚城

屬今日埔里「大城里」,係拍瀑拉族建立的聚落,全區屬平坦地勢、緊鄰早期的「埔里社街」;「大肚城」取名自拍瀑拉族的祖源部落「大肚社(台中大肚)」,後續因漢人移民湧入,壓過了在地拍瀑拉族的人口勢力,並在今日大城巷一帶形成名為「街仔尾」的熱鬧街肆、成為當時埔里社街之外的第二大商業體。日治時期埔里製糖所(戰後的埔里糖廠)於當地興建,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與移入人口,開始為大肚城帶來風光的商業發展,大量興建的透天住宅改變農村地貌,現今為埔里鎮人口高度集中的居住區之一。

1.水裡城

位於大城里南邊的聚落,地名衍生自拍瀑拉族「水裡社」、移民自大肚山西南側的台中龍井一帶,1897年曾有學者伊能嘉矩前來訪察的紀錄;按耆老所稱,該族分別建立了大肚城、水裡城乃至生番空(今日溪南里)等聚落,後續因漢人勢力的強勢化與道路建設影響,導致日後水裡城呈現高密度開發的城鎮景貌,1994年當地豎立起挑高11層樓的「家天下」公寓大廈、近期仍不斷傳出大型住屋建案的完工標售,已難以再回想過往純樸的農村景貌。

2.恆吉城

位於大城里西邊的聚落、地勢緊鄰愛蘭台地下緣,最早由巴布薩族的二林社移民所開墾;恆吉城一詞的命稱,相傳是早年當地一間廈門人陳瑞芬經營的商店「恆吉行」,店內供奉一尊媽祖神像,隨著該店歇業而改為專祀媽祖的廟祠,命名為「恆吉宮」;後期為增建廟體而遷址於下茄苳腳(今日清新里),原聚落則繼續沿用該廟名,係介處於愛蘭台地(巴宰族)與大肚城(拍瀑拉族)之間的小部落。隨著1930年代各項交通建設的興盛發展,分別為「二高自動車會社」經營的埔里街—魚池庄間私設道路(台21線道前身)、直通台中市的裏南投道路(台14線道前身)乃至於通往愛蘭台地的坡道拓寬工程,恆吉城成為眾多交通路線的必經處所,設立客運站牌的「崎腳(或稱崎下)」通車接應不暇,戰後更發展起輝煌地「造紙」產業,大量湧入地外來人口改變當地生態,矗立而起的「樓仔厝」大面積取代農田;實際上自日治時期定居的原生家族,也僅存大城路旁雜貨鋪周邊的三、四戶爾爾。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