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8ㄟ田影(雨水)

  原定雨水要插秧,結果插秧機的人打電話來說沒有稻苗,育苗場中長的稻苗都被取走了,現有的都太小珠,種下去會被水給淹死,所以還要再等幾天才能種,所以從原本的裡拜三移到禮拜五才種,來了兩位阿伯都是來討論說今天插秧機都沒來,一個中氣十足的說要來看我們年輕人插秧,也在討論說那天插秧機的順序為何,才知道說原來阿海伯以前也跟過插秧機,幫人補秧過,也知道埔里目前大約有兩家插秧機,一個是小埔社一個是牛眠,小埔社的人似乎有隱性規則,你若請他們插秧就必須樣讓他們來收割,否則他們不來插秧也不幫忙收割(這似乎是為了保障自己有穩定的客群的方式)。

  然後也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就是插秧機來一個區域插秧可能不會跟所有農民說,而是農民要去他們先插秧的那個區域找他們聊,才會知道今天何時才會輪到自己插秧,以及農民選擇種什麼品種的苗,一方面農民可能不是那麼清楚,二方面農民對於品種的選擇有可能是決定在插秧的人手上,因為多半用機器插的人,稻苗會由他們去批,所已插秧的人會問農民說今年種什麼品種好不好,像今年插秧的人就會推見農人種一款叫(間螺米?香螺米?)的米品種,聽說這米去年的收成很好,老農對與此米的看法是久久種一次收成會好,但是遇到西北雨就會很悲情;這或許是有趣的問題,下次可以試著問問看農友為何要種這種品種的米,農民關於種米的品種是如何決定。甚至我在猜關於插秧機與收割機他們本身的心態是希望農民能夠有好的產出,農民的產出越好,機器收割的人越賺,農人與機器收割的人有一種連帶的關係,所已插秧機本身會希望讓農友種有好產出的米品種(而非好吃),因為市面上米的價格同常是以量取勝,而非與品質取勝,所已種米要賺錢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從產量下手,而非稻米的品質。

  另外這一陣子的寒流去確實有影響到稻米的產期,過完年後的連日低溫造成水稻苗停止生長。連日低溫 秧苗生長大受影響崙坪水稻育苗中心梁信蘭表示:「植物生長因為每天都在16度以下,它的生長就停頓了。」「正常的作業,今年插秧勢必會往後延,因為在過完年那一段時間,上個禮拜那一波寒流時間拉的太長,等於有一個禮拜,日夜溫差都在十度以下。」而這也是農曆年後,接連好幾天的低溫,不只民眾受不了,連秧苗生長都大受影響,原本只要18天就能育成的秧苗,現在竟然慢了一週,農民很苦惱插秧期間被迫往後延直說不知何時才能收成的原因。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