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時節是「大寒」,但卻在大寒後四天無敵冷。
我們最近仍然陸續的處理放伴米的包裝、運送和寄送,目前十一月底收成的冬季稻還有一千公斤待認購與售出。除此之外,我們也開始與農友聯繫討論今年春耕事宜。
 
一月十九日早上前往國姓新豐農場行運回一批金海伯的米。 
金海伯還是很有實驗的精神。海伯的田從去年開始施灑綠生菌。根據從事培養販售綠生菌的業者的經驗,施灑綠生菌之後的稻田可以不用使用追肥[1],但海伯觀察去年冬稻的生長情形並不健康,因此,目前很認真的在考慮要選擇用牛糞做為此期稻作的追肥。一月十二日大阿伯[2]邀我們去他位在魚池鄉共和村的家吃他自己手做的菜頭粿。因為可以順道親自與金海伯討論春耕,也可以順道去看大阿伯在田埂的砌石成果,所以我和森葳歡快的答應。
 
去大阿伯家的發現:人工砌石

魚池鄉的共和村可以說是一處山村聚落,從鄉道彎進山路之後不久放眼望去,在沿路行經左側水田的路上,有幾個視野會有彷彿來到世外桃源之感。金海伯每天從魚池開車到他位於埔里的老家巡田,同時在大阿伯的家附近也照顧著筊白筍田和一片野生的水生空心菜。到了冬天,他就把其中一塊田區拿來種菜。那天我們期待去看的手做砌石就砌在這片野生水池和菜園中間的田埂。砌石是一項我們好奇的功夫,但對農村的老一輩長輩來說卻是他們駕輕就熟的手上功夫。我們看了嘆為觀止,覺得大阿伯擁有非常棒的手藝,他所砌的田埂牆面看起來就像藝術,不但實用還具有美感。

左邊是野生的水田,右邊那面美觀的牆就是砌石墻。
每一個石頭都是阿伯自己去撿,一塊塊堆疊進去。在鮮少人為侵入的環境,砌石的工法保留了環境中自然的樸實的面貌。問大阿伯為什麼要用砌石,大阿伯開玩笑的說:「因為阮沒錢控水泥,只能用這種不用花錢的方式。」看著這一片人工砌石,也看著駝著背的七十六歲的大阿伯,也想到了他是我心目中的國寶,在水田裡育苗的動作像拿著巨大毛筆大地揮毫,在曬穀場上頂真的曬穀每一稜的金黃稻穀在他翻完之後,太陽就像它們的蘋果光。大阿伯樸實的一雙手,巧得很,活生生就像個隱姓埋名住在山裏頭的農村藝術家,他的創作隨著四季變換有不同的產品,但他不販賣,因為產品就是他自己生活所需:田埂砌石牆、育苗整平水田、到後山砍竹加長湯匙握柄、自己洗澡穿的木屐。
那天,走路行經他的菜園我特地問他,在他的菜園裡看過哪幾種蛇,他說,有青竹絲、龜殼花、錦蛇、草蛇(還有一種我忘了)。嗯,說著看過的蛇裡包含了毒蛇不驚也不慌,我不可置信的聽著。心想,要在這樣自然的環境裡與自然共處而能對萬物以平常心共處之我的經驗還差得遠……
 
其他近況

春耕前的準備
對有經驗的農友來說,春耕的準備在友善種植方式上,有的農友還會思考肥料的種類與用量。而對想嘗試種植水稻的年輕人來說,春耕時期的徬徨與緊張肯定比有經驗的農友來得多。而且在可量成本效益時種植的面積至少要4-5(1200-1500)才能有比糊口高一點的收益。因此,找地(要看水源、看遠近)、計算成本、是否要種經濟價值較高的糯米或紫米等等都成了首次春耕的考量。今年春耕因為有一個朋友告訴我們有位好心人願意無償提供兩甲的土地給年輕人種植友善作物,因此目前我們正在找尋有意一起春耕的年輕人,一起在那片土地上耕作。目前確定的有三位,其中有兩位是穀笠好友,一位是穀笠成員。在埔里田租一年一分一萬元的高租金下,能夠有免租金的田對選擇種水稻的年輕人來說真的會省下不少種作的成本。
我們也在大寒的晚上邀約了要在這片田上一起耕作的年輕人討論春耕前的準備事項。
 
長久休耕的田,地主支持友善土地的方式耕作,無償將土地給年輕人耕種
另外,之前是四分之三成員之一的夏慧,今年要嘗試自己耕種四分的水稻。她昨晚告訴我們,因為想記錄手工除草的勞動時間,她已經連續十天每天兩個小時去處理一分地的雜草,差不多才把一分地的雜草給處理完。
農村生活景象一隅
另外,在我們生活地方,冬天是醃製酸菜的季節,農友們也會自己製作菜頭粿。住處附近的奶奶說,掛菜醃製後是鹹菜,鹹菜曬乾後就是酸菜。利用冬天的陽光、醃製的工法,幾乎是鄉下農婦都會的手藝。

利用冬天的陽光曬鹹菜
   森葳去跟大阿伯學做菜頭粿

[1] 水稻施肥有兩個階段。一為插秧前的基礎肥稱做基肥,一為插秧後幼苗長大後要追加幫助稻苗成長的追肥。
[2] 金海伯的大哥,今年76歲。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