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資料庫-家族篇

埔里地方知識-家族篇

家族篇(7項)地方知識內容描述
a.桃米里劉家桃米里劉家發源於苗栗西湖,是在地「福佬客」的典型家族,久居於福佬人優勢聚落而遭徹底同化;按照口述資料,劉家定居在地的第三代子孫劉阿元,極富經商頭腦,創設桃米里最大規模的竹筍加工廠「集源食品有限公司」致富,是埔里「麻竹筍風潮」下最風光的企業之一。後續由於產業變遷,劉家廠區最終在1999年「九二一」強震摧殘下被迫關閉,長子劉明亮與妻子鍾雲暖投入社區營造工程,次子劉明環則開設在地老字號民宿「挑米農莊」,兄弟各自在祖先土地上努力深耕。
b.黃望家宅位於鐵山里的黃望家宅,住有當地「土地主」後代望阿參與贅婿黃敦仁結合而成的家族;為彰顯家族的奢豪氣質,特地聘請東勢名匠劉沛然操刀興建,對外門台採以客家形式的「望樓」設計,內部更挖掘有「風水池」以佑家族興旺。黃望家宅是埔里少數保存良好的家族大宅,可惜早期供外人參觀時,家中珍品常遭不肖人士竊取,現今已鮮少對外開放。
c.草湳陳家桃米里境內的「福佬客」家族之一,後裔口述先祖發源自苗栗大湖,當年為尋找新的「墾腦區」而南下,輾轉進入桃米里山區的草湳一帶定居,祖輩稱呼聚落地為「阿狗坪」,陳家幾乎占了當地多數人口;隨著當地「麻竹筍」產業的蕭條,多數青壯輩居民紛紛出外發展,後來在地「草湳濕地」旅遊的聲名大噪,陸續有族人返鄉經營露營區或民宿。
d.房里里巧家埔里房里里境內極少數的「巧姓」後裔,祖輩可追溯自道卡斯族「大甲西社」的頭目家系,現今台中大甲鎮瀾宮字碑還可見得其祖「巧化龍」姓名,根據文史工作者林瓊瓔的調查,清代官府原規定「熟番」頭目家族可領有「番大租」的租墾收益,「巧家」卻因子孫過多導致利益分配稀薄,遂有族人移往埔里賺食,目前巧金彰是埔里房里里唯一的「巧姓」後人,其他宗族親戚大多搬走了。
e.水尾潘家水尾係埔里西北邊甚早開墾的聚落,在地的「潘家」被視為最古老的家族,屬於道卡斯族「日北社(苗栗苑裡)」。根據房里里一帶族人的說法,早期舉辦「牽田」祭儀時,水尾的潘姓族人都會前來共襄盛舉;但細究在地耆老的記憶,當地潘姓宗族也有自行舉辦「牽田」的案例。時至今日,水尾「潘家」仍是當地人口排名第一的大家族,對於「道卡斯」的我族認同已淡薄,他姓居民還是以「番仔底(指帶有平埔底蘊)」稱呼該一家族的身世背景。
f.觀音山蕭家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觀音山聚落,蕭家是早期有名的望族,仕紳代表如曾擔任「省議員」的蕭添財先生;由於1950年代威權政府施行一連串土地改革政策,蕭家面臨田租收益崩跌的慘況,族人協議分家並賣卻祖宅,隨後四散外地發展,現今聚落中已找不到任何的蕭家後裔。原蕭家大宅迄今安在,由後來的購屋者劉香妹女士與其子女共居其中;該宅第以奇蹟姿態挺過了「921強震」的摧殘,正廳內部保存了美輪美奐地傳統壁畫,堪稱觀音山聚落的豪宅之最。
g.田寮張大老家族清領時期末台灣發展特殊的「守隘制度」,透過派令平埔族群往「生番地」前緣駐守,藉以防範山地部族的出草問題;在這其中,出身道卡斯族頭人家系的武將張世昌就此崛起,受命前往西北角深山駐守、開墾了今日一新里的「田寮」聚落,以輝煌功績取得「百人長」官職,時人尊稱「張大老」。擁有傲人財勢的田寮張家,張世昌女兒阿緞嫁予埔里米穀業少東林福順的婚事,相傳嫁妝排場異常奢豪、光陪嫁的隊伍陣勢就高達二百餘人,為作家藍紅綠譽作埔里「最盛大的結婚式」;現今田寮張家最著名的遺產,為張世昌次子以時、三子以利所另建的張家大宅,模仿福建內山「土樓」設計的四方形屋厝規格,完整呈現張家曾擁有的不凡過往。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