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回經濟之外,遇見他者的能力:評《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

人民該如何奪回經濟?這和日常的勞動、消費課題息息相關。《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邁向幸福經濟共同體的倫理行動指南》以行動指南的方式,讓人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重新去審視我們的勞動行為和消費習慣,並點出經濟當中重要的倫理要素。人活著,並非為了個人利益最大化,同時也是追求他人福祉的過程,如此我們才能創造一個公平、正義、民主的社會,同時也能照顧到支持我們永續生存的地球環境。針對本書,筆者嘗試從人類學的道德經濟角度,來審視其經濟共同體的內容。

倫理的重要性

該書以幾個基本倫理立場出發:「一起好好存活且公正待人」、「分配剩餘以增進社會和環境的健康」、「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方式對待他人」、「考量永續的消耗」、「照料我們自然和文化的共有資源」、「將我們的財富投資於未來世代」。活下去仍至關重要,但如何創造追求幸福的經濟共同體,就是我們應該思索的。

上述立場,時常被重視自由市場的國家所忽略,認為經濟的成長永無止盡,然而事實是地球資源有限,每個人在市場當中相互競爭,卻也發現每個人多是處在被剝削的情境中。工作為了生活,卻在高工時、低工資、高風險的環境下,變成為了工作而工作的機器,也把我們的未來預借支出,無多餘時間、精力去看看周遭的社會、環境、文化等長時間累積出來的公共資源,是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中被消耗殆盡。

如果有接觸樸門(Permaculture)農藝的朋友,很容易注意到該倫理立場,和樸門農藝提倡的核心價值--「照顧地球」、「照顧人類」、「分享剩餘」,有極其的相似性,恰巧這些倫理立場的相似性,都在告訴我們,人類的生存仰賴地球有限的環境,而能夠改變這些不公義事情,仍需要靠人的力量。秉持倫理的立場,我們嘗試把看似無法控制的經濟,重新奪回,也因市場的運作在於人民的勞動、消費產生,無論這是有意、無意所造成的結果。

我們如何不再只是追求價格高低,轉而能看到每個勞動、消費的過程所創造的附加價值、消耗的資源,這是本書對經濟的視角,注重人性的「道德經濟」。舉凡日常生活中的小商店做生意,門口招牌掛著講求「誠信」的童叟無欺、小吃店裡「無償提供」的待用麵、請鄰居幫忙「顧小孩」、農村早期的「相放伴」與「交工」的模式,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道德經濟,也說明人不是全然的自私。

道德經濟

該書嘗試將「經濟是什麼」、「人該怎樣好好生活」,納入倫理學的角度來討論經濟。而在經濟人類學傳統中,不乏有「形式論」和「本體論」的爭論。在本體論當中則具備多樣的經濟模式,這牽涉到各族群文化如何看待資本累積和如何運用。

從農業的角度出發,恰雅諾夫提出的「家庭農業」,指出農民的勞動首當重要的是維繫家庭的存亡;斯柯特以東南亞的農民「道義經濟」,說明在「生存」邊緣的農民如何集結反抗,遵循低風險的互助互惠策略。博蘭尼在《鉅變》中指出經濟是鑲嵌於社會的;傳統的理論路徑還有莫斯所提出的「禮物經濟」,收到禮物的同時,你有義務回報禮物,是這裡的社會文化,同時透過禮物建立起穩定的社會關係,也再次強調,透過「交換」建立起社會事實。

道德經濟存在多樣的文化內容,無論是累積的手段或剩餘如何運用,都是群體協商的結果。從交換剩餘求生存,用以延續家庭生存的經濟行為,或在交換過程中顯現宗教的「誠實無欺」、「眾生平等」的特質(潘美玲,2011)。道德經濟會因為勞動的週期、性別、產業、族群、宗教而有所區別。因此在道德經濟中,要能創造多樣的「勞動價值」和「交換平台」,透過各種交換方式強化原有的社會關係,也減少我們對金錢的依賴和商品消費。同時,道德經濟需要在交換的群體內,不斷協商交換的內容,也需要透過交換的實踐,來彰顯其社會價值,這就與人們追求的價值和未來息息相關。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

結論-經濟共同體的邁進

綜觀全書,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日常的勞動和消費習慣,從勞動的多樣性,創造更多樣的剩餘價值和交換平台,以及如何與其他利害關係人協同合作,將公共的剩餘價值投資到未來。每一次「選擇」都是一場「投票」,我們能選擇更好的未來,本書所談論的方法並不遠大,小到可以從自身做起,中到可以呼朋引伴一同來實踐,大到可以鬆動國家的制度規範,而我們選擇在某地、某時開始實踐。

當我們討論以合作、團結為名的道德經濟,能否在台灣順利落地生根,同時也要謹慎地去看待合作的前提。我認為該前提來自兩部分,其一是在具備豐厚的「社會資本」條件下,比較容易創發;其次是對於合作的他者,能否細緻的理解彼此間的共同差異──我稱之為「遇見他者」的能力。

福山在《信任:社會德信與經濟繁榮》,指出「信任」作為一個隱而未顯的「社會資本」,卻潛移默化各國企業的發展文化,在高度信任的社會中,是能將家族企業交由外人來傳承接手,而能成就百年大型企業;一個低度信任的社會,企業接班只能相信家族的自己人,而企業型態多以中小企業為主。

透由信任的角度去看待,台灣社區營造脈絡中的合作情況:諸如社區如何動起來,時常會遇到公私領域的界線分明,需要頭人不斷號召等等現象,有時主事者還必須不斷地證明自己是不為私慾的聖人,才能超脫地方派系因素,組織大眾一同合作,營造社區共同體。

上述的合作(動員)過程,仍是透過公民社會在台灣的拓展,同時面對原有鄉民社會中強調血緣、地緣關係的合作機制之間的摩擦,尋求能夠兼容並蓄的保有兩者的主體差異和共同性。但明顯地,台灣既存於地方社會的社會資本仍匱乏,且信任的對象是狹隘的,這些都有過往的歷史成因(例如漢人的家庭觀、白色恐怖等)。如何積極創造信任的社會資本,讓他者願意相信你是自利又利它,也需從日常善意地互動中開始慢慢累積,重建地方社會的土壤,才有可能創造更多元的經濟共同體。

在「遇見他者的能力」中,是指「你對一同合作的對象,理解的深度有多少」。從經濟共同體的角度來看,我們透由利害關係人的整併,並提倡普世價值:「永續」、「多樣性」、「幸福」、「公平」、「正義」等,似乎只要立場相同就一定能合作。但所謂的「好好生活」,其實不僅止於經濟共同體,而是說背後還可能存在一個更寬廣的生命共同體,而經濟共同體鑲嵌於其中。從普世的倫理到社群的倫理,如果僅僅是倫理立場的實踐,尋求各種利害關係人以建立替代的經濟制度,那我們仍然缺乏各種人性情感交流的環節,進而忽視在地的文化習慣。

在經濟共同體中仍需生命共同體的建構,去創造一種能建立親密關係的信任空間,讓各種私人的情感和需求能浮上檯面,能更深度的去理解他者的需要,並形成相互支持和陪伴的網絡。而這也是本段落所主張的,經濟共同體建立的前提在於豐厚的社會資本,尤其是能相互支持、陪伴的信任關係,這不只是利害關係的合作,也是對他者深度理解後所建立起的情感連結,亦是共同體的「紐帶」;而這樣的共同體紐帶有其物質基礎,透過交流會面的次數來建立關係的強度,也會隨著距離的疏遠而受限。

最後,假如奪回經濟是為了讓經濟鑲嵌於社會中,如同博蘭尼於《鉅變》中所述,那弦外之音是;「當今經濟浩劫難道是社會放任如此,那我們也過於輕忽在新自由主義中,從生產到消費的跨全球尺度下的距離,及其隱蔽的關係。」然而訴諸倫理的道德經濟,又如何將關係建立到世界的另一方,而超越國家的全球貿易體系,豈是訴諸個人倫理、家庭倫理、社群倫理能輕易撼動的?當然,這點是過於苛責,但是在現有的情況中,我們必須指出國家的「被動」。在本書的案例,絕大部份都是透由民間的合作,來形成的替代經濟模式。我們不只需要合作,還要創造合作的「情境」,讓國家能夠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關注社會經濟的環節,而非用話術(例如「在自由市場中,消費者各自選擇」)塘塞,實際上是國家的無能為力,將責任推還給人民,又期待人民能做出好選擇,來修復因為經濟成長所產生的浩劫。

面對資本主義帶來的生存浩劫以及未來有可能襲來的暴風雨,我們仍然要滿懷信心,相信我們的生活正在變好,在變好的同時還能照顧周邊的人群和環境。如同一隻西海岸的蝴蝶拍動翅膀,東海岸卻在連鎖效應的作用下形成颶風。願我們看重善意的舉動和合作的價值,選擇在日常中拍動翅膀,讓可能襲來的經濟颶風能隨之消散,進而創造安居樂業暨永續的生存環境。倘若幸福是多樣的,經濟共同體也會是多樣性的。本書收錄了許多拍動翅膀和飛行方式的指引,希望對合作經濟有興趣的朋友,能夠在踏入場域、展翅實作前有所依循,將可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困難。

《參考書目》

1.《信任:社會德性與經濟繁榮》,法蘭西斯.福山,2014

2.《流離的道德經濟:流亡印度的藏人毛衣市場與協會》,潘美玲,2011

3.《 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卡爾.博蘭尼,2020

《參考資料》

1.樸門設計學會-倫理與原則

http://www.permaculture.org.tw/node/3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